濾光片濾除紅外線可用鍍膜方式及藍玻璃,鍍膜分真空鍍膜及化學(xué)鍍膜方式,化學(xué)鍍膜是將石英片浸入溶劑中加以電鍍,成本低但鍍膜厚度不平均且容易脫落,真空鍍膜是用真空蒸鍍法,鍍膜均勻且不易脫落,但成本高.以上我們稱IRCoating,目地在濾除紅外線,另外還要加上所謂的AR-Coating的鍍膜,目地是增加透光率,因為光線在透過不同介質(zhì)時(比如從空氣進入石英片),會產(chǎn)生部分的折射及反射,加上AR-Coating后,濾光片可達到98-99%的穿透率,否則只有90-95的穿透率,這對CCD的感光度當(dāng)然有影響。另外是用藍玻璃,藍玻璃是用”吸收”的方式過濾紅外線,而IR-Coating是用反射的方式濾掉紅外線,但反射光容易造成干擾,如果只考慮濾除紅外線,藍玻璃是比較好的選擇.但上文說玻璃無法修整光線,因此就有一片藍玻璃加一片石英片的所謂”兩片式”濾光片.其中藍玻璃用來濾紅外線,而石英片修整光線用,因此石英片上只需做AR-Coating就行了。是濾光片的HR面、AR面HR(HighReflection)面是鍍高反膜所在的面,主要負責(zé)將隔離帶的波長反射,同時不影響通帶的透射。AR(AntiReflection)面鍍的是減反射膜所在的面,主要負責(zé)將通帶的透射率提高。一般的設(shè)計是玻璃兩面都鍍膜,其中一面鍍HR膜,另外一面鍍AR膜;HR膜厚度一般比AR厚得多,所以在20x或更大倍數(shù)顯微鏡下,是可以很好地區(qū)分兩個面的;對于不容易區(qū)分HR、AR面的,可以在濾光片其中一面的邊角標(biāo)記顏色以區(qū)分。并不是所有濾光片都需要兩面鍍膜,兩面也可以都是鍍增透膜。光學(xué)薄膜濾光片基本參數(shù)1.尺寸:用以定義濾光片的長短大小。從外形看,濾光片主要有方形、圓形等等,根據(jù)實際需要,濾光片可以被制成不同尺寸厚度。一般用mm作單位,精.確到0.01mm。舉例如1.4*0.75*(1.0±0.1)mm,表示長寬分別是1.4mm、0.75mm,厚度是0.9~1.1mm,典型厚度是1.0mm。提供的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書上,會特別注明長寬厚的公差。2.基底材料:是薄膜沉積所在的基底。一般是透明玻璃。常用材料有:WMS-15、肖特D263T、K9、BK7玻璃,不同材料其折射率、熱穩(wěn)定性、波長熱偏移量、透射率、機械性能等會有差異。